3月10日晚,我院联合隆湘堂2183教育机构,在香樟苑201会议室成功举办“2025届毕业生考研调剂专场分享会”。本次讲座以“精准施策·圆梦理想”为主题,特邀具有丰富考研调剂指导经验的谭老师担任主讲,旨在帮助2025届考研学子深入解析国家政策导向,掌握调剂策略与技巧,提升升学竞争力。艺术院21级辅导员曹利芳、张昌东,以及21级考研学生参加本次讲座。

一、调剂政策解读
讲座伊始,谭老师结合教育部最新文件及近年数据,系统梳理了2025年考研调剂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他指出,2025年国家线公布时间较往年大幅提前至2月24日,与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同步,这对考生快速响应、科学规划调剂流程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调剂服务系统的关键节点,谭老师强调:预调剂阶段(3月28日开放):考生可提前筛选10所目标院校,通过“调剂意向采集系统”提交意向;正式调剂阶段(4月8日开放):每位考生最多可填报3个平行志愿,且每个志愿有12-36小时锁定时间,需精准匹配院校与专业方向。
谭老师特别提醒,调剂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院校招生计划余额及复试时间节点,避免因信息滞后错失机会。
二、科学评估与策略选择
针对考生普遍关注的“如何提升调剂竞争力”问题,谭老师从初试成绩、本科背景、科研/获奖经历三大维度进行权威剖析:
1.初试成绩是调剂的核心竞争力,高分考生可兼顾一志愿复试与优质院校调剂;
2.本科院校层次(如985/211、双一流等)在调剂中具有“隐性加分”作用,普通院校学生需通过高质量作品集、跨学科背景等弥补差距;
3.科研与实践经历(如获奖、参展、论文等)是跨专业考生的重要突破口。


三、院校选择与实操指导
谭老师结合PPT中列出的多所目标院校清单,从调剂成功率、专业匹配度、地域优势等角度逐一解析。他强调,冲击调剂需关注院校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及一志愿生源缺口,避免盲目填报;跨专业考生应突出交叉学科优势,并通过短期强化学习补足专业知识短板。他建议考生重点准备作品集和面试,以突出专业风格与临场应变能力。
讲座最后,谭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跨专业调剂壁垒”“如何联系导师”等问题进行了一对一解答。
此次与隆湘堂2183教育机构的联合讲座是学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具体举措,不仅为考研学子提供了复试政策解读、策略指导和院校信息,更通过互动答疑环节帮助学生破除认知误区。未来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为学子提供从备考到升学的全链条支持,助力我院更多优秀学子实现深造梦想。
(撰稿:张昌东、曹利芳 摄影:张昌东 审核: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