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园地
艺匠筑梦,信念如灯——2024年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嘉龙

录入:曹利芳  2025-03-20  点击:

张嘉龙,男,2000年1月出生,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2级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在SCI JCR一区以及中科院三区期刊发表3篇高水平论文以及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设计大赛奖项十几余项,曾主持一项江苏省级创新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多个专业设计规划项目,以及设计发明专利等,热心学术交流与公益服务。

艺匠筑梦,信念如灯:新时代学子的梦想航程

一.笔墨丹青绘蓝图 创新设计铸未来

在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年轻的研究生,他用笔墨丹青描绘着自己的学术蓝图,用创新设计铸就着美好的未来。他就是设计学专业的张嘉龙,一个在学术研究和设计创新领域都展现出卓越才能的佼佼者。学海无涯,唯有勤耕不辍。张嘉龙深谙这个道理,在研究生阶段,他始终坚持以学术为先导,以实践为基础,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以求。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短短的研究生生涯中,他已在SCI中科院三区期刊上发表了三篇高水平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他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历史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引用。每一篇论文的完成,都像是在解决一个复杂的拼图游戏,"张嘉龙微笑着说,"需要耐心、专注,还有不断尝试的勇气。"这份执着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中,也反映在他参与的各类设计竞赛中。从2023米兰设计周全国决赛二等奖,到连续三届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以及各类设计大赛的多个金奖银奖,张嘉龙用一个个奖项证明了自己的设计才能。

参加比赛不仅是为了获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设计理念。"他说,"每次比赛都让我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学术研究和设计竞赛,张嘉龙还积极参与实践项目。涵盖了从小型室内设计到大型城市规划的广泛领域。例如,在南京市珠江路未来城广场的平面铺装设计项目中,他不仅负责设计方案的构思与绘制,还积极参与与客户的沟通协调,确保设计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作为南京玄武中专景观雕塑的主创设计师,他成功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受到了广泛好评。在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基地的滨海景观雕塑设计中,张嘉龙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立工作能力。他主导了整个设计过程,从概念构思到施工落地,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确保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此外,他还独立完成了南京市夫子庙地区Harry’s酒馆的整体室内设计,亲自参与施工,确保项目的顺利营业。张嘉龙的设计并不仅限于传统领域,他还积极尝试视觉传达等多个小学校园展墙及导识设计,展现出他在多元化设计方面的实力。

二.春风化雨育新苗 艺术传承绘芳华

在课余时间,他还担任高考艺考的主讲老师,负责学生的艺术基础与创作辅导。在这个角色中,他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张嘉龙深知,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是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过程。他的哲学学习背景为其教学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使他在设计过程中更全面地考虑人的需求。张嘉龙强调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们在创作中关注观众的感受和社会的反馈。他常常提醒学生:“设计不仅是为了美,更是为了服务于人。”这种思维方式促使学生们在创作时,思考如何通过艺术作品传达情感、引发共鸣,甚至解决实际问题。除了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张嘉龙还热心于学术交流和公益服务。他经常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学术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回顾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张嘉龙感慨万千。"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明白,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责任,"他说,"我们有责任用设计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热情,不断学习和创新,就一定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张嘉龙坚定地说。从笔下的蓝图到现实中的创新,从校园到社会,张嘉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优秀设计学研究生的担当。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更是新时代青年学子勇攀学术高峰、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设计领域的希望,也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丰硕成果。

(撰稿:张嘉龙、朱婷 审核: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