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推动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理念在艺术教育与社会实践中的有机融合,7月至8月,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师生组成的“红绿相融 印迹同行”研究生实践团队赴江苏省南京市、高邮市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具有艺术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艺术赋能、理论宣讲与生态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
7月,实践团队前往江苏省高邮市,参访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三垛河口伏击战纪念地与孙子明烈士纪念碑。通过实物参观、聆听讲解与沉浸式观摩,团队成员重温峥嵘岁月,感悟信仰力量。

在甘垛镇“赋四能·聚四力”党员教育培训班博士理论宣讲专场中,艺术设计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陶皓淼为镇机关、村(社区)及市属单位等多个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代表开展专题宣讲。他立足艺术设计学科背景,结合自身在生态设计与乡村建设中的研究实践,以“艺术赋能乡村发展”为核心,系统阐释设计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红色文化表达与乡村空间营造等多元场景中的融合路径,剖析深入探讨艺术在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与现实可能。本次宣讲获得与会党员高度评价,为解决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极具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新思路、新方法。

随后的一周内,团队深入南京新济洲、龙袍、鱼嘴等湿地公园开展生态调研,重点考察湿地修复、景观营造与科普教育的融合实践,探索如何在“长江大保护”战略背景下实现生态功能与审美体验的平衡。

8月中旬,团队走进田间地头、河岸湿地,实地察看当地生态治理与乡土植被保护情况,并与基层干部交流“红色资源赋能绿色发展”的路径。自南京林业大学党委联合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共同发起的“两山双碳”“党建+”服务战略联盟以来,实践团队已于2024年8月,前往高邮市甘垛镇荷花村,开展了“手绘乡村·青春行动”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8月,实践团队再次前往高邮市甘垛镇振兴村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结合乡村整体风貌与独特的红色文化元素,在村内多处墙面绘制了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红色精神主题图案,以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让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到文化浸润与精神激励,不少村民驻足观看、热情参与,成为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融合落地的生动注脚。

此次实践活动充分彰显了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优势。团队以艺术为纽带,把革命精神的价值滋养与生态文明的绿色导向有机结合,不仅深化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学科认知,也为艺术设计服务国家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未来,团队将以青春智慧和艺术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南林艺术院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陶皓淼、李昊 摄影:徐敏、叶筱琪 审核:陈健、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