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我院顺利承办南京林业大学第三期辅导员沙龙

录入:曹利芳  2025-04-03  点击:

4月2日下午,南京林业大学2025年第三期辅导员沙龙“从‘数据喂养’到‘心智培养’:AI时代如何守护大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在学院香樟苑201会议室举行。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苏浩,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李琛,以及各学院二十余位辅导员共同参加本次沙龙,沙龙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健主持。

沙龙第一环节为经验分享环节。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任媛提出,AI时代的来临,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可以利用WPS中AI功能一键生成日常工作中常用的通知、会议纪要、讲稿等,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在PPT制作方面,通过结合DeepSeek的功能,将学业成绩、考研数据等导入生成分析报告和可视化图表,使得学生在年级大会和就业指导课上能更直观清晰地了解相关信息。此外,她还强调了AI在辅助工作、提升效率的同时,我们也需注重保护学生隐私信息。随后,风景园林学院崔腾飞老师从辅导员的工作视角出发,分享了工作中的实践思考。指出学生在依赖AI快速完成任务时,容易忽视对过程的反思和体验,导致思维品质下降和价值迷失。崔老师提出,应通过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和实践育人三个方向来引导学生,如:举办辩论赛探讨AI的不可替代性、制作AI辅助学习指南、在心理辅导中警惕技术焦虑等,帮助学生在利用AI的同时,保持深度思考和创新能力。最后,艺术设计学院李亮老师则从‘数据喂养’与‘心智培养’的关系出发,探讨了AI时代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他认为,鼓励学生拥抱AI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加入AI技术教程,他还提出,AI的普及降低了各行业的门槛,但社会对具有深度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却日益增加,因此,辅导员老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这些核心竞争力。

在沙龙的第二阶段,参会的老师们围绕主题进行了自由交流发言。艺术设计学院曹利芳老师分享了学生在AI探索和开发方面的积极尝试,并强调了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艺术设计学院文灵恩老师则结合学院专业特点,介绍了学生使用AI进行AIGC作品创作方面的应用,并指出AI虽能辅助创作,但学生仍需进行深入思考和个性化修改。交通学院张方玉老师从医院AI线上问诊的实例出发,引发了对AI时代各行业门槛降低后就业问题的思考,强调了培养具有深度思考能力和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机电学院蔡升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使用AI过程中的体会,她提到,AI虽然强大,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她强调,在使用AI时,我们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学会甄别AI生成内容的真伪,并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艺术设计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春在发言中总结了AI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挑战,并强调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技巧的重要性。她提到,AI虽能辅助学生完成基础性工作,但深入思考和创新能力仍需通过人为努力来培养。

陈健引用了近期关于防止DeepSeek乱编文献的热搜话题,提醒老师们要警惕AI生成的虚假内容,并分享了专家学者对于AI使用的建议。他强调,AI始终是一个工具,而非答案,学生可以依靠AI提升效率,但不能依赖AI,需保持自己的思判能力。

沙龙第三环节,李琛点评发言,她提到,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她认为,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正确使用AI的引路人,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AI在提升效率、拓宽视野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警惕AI可能带来的思维惰性和创新能力退化。此外,她还强调,辅导员自身也应不断提升AI技术素养,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苏浩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讲话。他首先肯定了本次沙龙的重要意义,认为它为辅导员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探讨问题的宝贵平台。他强调,辅导员在AI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要成为AI技术的掌握者和应用者,也要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守护者,辅导员应深入研究AI技术,探索其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如:利用AI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学业成绩预测等,以科技赋能学生工作。同时,他也指出了AI技术的潜在风险,如隐私泄露、信息失真等,提醒辅导员们在应用AI技术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学生权益不受侵害。

本次沙龙不仅为辅导员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交流平台,也为在AI时代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守护学生深度思考能力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撰稿:李亮 摄影:黄旻翀、李亮 审核: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