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视觉传达设计系
姓名: 耿钧 系别: 视觉传达设计系
职务: 视觉传达设计系支部书记、副系主任 职称: 副教授
 教育简介:

2013-2019,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2015-2017,博士联合培养,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系(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特别资助);

2009-2012,硕士,东南大学影视动画与创意专业;

2004-2008,学士,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艺术海外传播;艺术传播学;艺术社会学


 担任社会职务:

中国艺术地理学学会 理事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会员

江苏省学校美育学会 会员


 教育与科研成果

近三年论文代表作

1、中国古典园林“流芳”海外,《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3日第16版,独立作者。

2、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身份——以北美为中心的考察,《当代美术家》,2023年07期,第78-83页,独立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双月刊)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107-110页。

3、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路径研究——以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兵马俑展为例,《艺术评论》(CSSCI)(北大核心),2018年12期(总181),第100-106页,独立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双月刊)2019年第2期全文转载,第3-7页。

4、《中国图说》各省人士着装图来源再考证,《艺术设计研究》(中英文版)(CSSCI源刊,北大核心),2025年04期,第122-128页,独立作者。

5、形式分析进入西方中国艺术研究的初代演绎和在场转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CSSCI源刊,北大核心),2025年01期,第126-132页,独立作者。

6、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当代美国传播的三重征象,《装饰》(CSSCI源刊、北大核心),2022年07期(总第351期),第136-138页,第一作者。

7、成为中国符号:论16至19世纪欧洲宝塔的造型利用及意义建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术与设计)(CSSCI)(北大核心),2019年03期(总183期),第154-159页,独立作者。

8、从博物探索到汉学认知:十七至十九世纪西方受众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接受,《中国书法》(CSSCI)(北大核心),2018年20期(总340期),第174-178页,第一作者。文章获得河南省张海书法发展基金会《中国书法》2018年度推优文。

9、明清时期西方京杭大运河文献研究及其当代价值发掘,《文化产业研究》(CSSCI集刊),2024年第2期,第364-375页,独立作者。

10、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所载乾隆晚期戏曲表演及其历史影响,《四川戏剧》(北大核心),2024年07期(总第287期),第46-50页,独立作者。

11、论英国园林“自然”观理论与实践中的中国园林基因与元素,《中国园林》(北大核心),2019年07期(35卷),第130-134页,第一作者。

12、东方悠远:《摘金奇缘》中亚洲景观的美式建构与呈现,《电影新作》(北大核心),2019年03期(总第243期),第135-139页,独立作者。

13、中国戏曲融入西方戏剧的两种范式——以18世纪与20世纪为例,《四川戏剧》(北大核心),2019年03期(总223期),第16-19页,独立作者。


 在研项目

在研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画可园’艺术观在欧美的传播研究”(25BG151),主持,2025;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9世纪以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西方的接受研究”(21YJC760018),主持,2021;

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绿色设计与创新融合视野下的数字媒体师资培训”(202102355012),主持,2021;

4、江苏省社科基金“江南古典园林文化在西方的传播研究”(22YSB003),主持,2022;

5、江苏省文化与旅游厅“欧美历史文献中的大运河图景及其形象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YB34)(结项),主持,2020;

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威廉·钱伯斯与《中国房屋、家具、服饰、机械和生活用具的设计》研究”(2020SJA0142)(结项),主持,2020;

7、南京林业大学文科青年教师研究专项“19世纪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西方的传播研究”(D2021YB04)(结项),主持,2021。


 
视觉传达设计系
景观艺术设计系
生态景观设计系
室内艺术设计系
视觉传达设计系
数字媒体艺术系
公共艺术系
数字化创新设计课程群虚拟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