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园地
“一闪一闪亮晶晶” ——艺术设计学院心理健康协会15期义工活动圆满结束

录入:技术  2022-04-05  点击:

“我知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然而每个生命都在全力生长,也有那么多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尽力生活着。

 

一. 活动介绍

每年3月21日都是世界唐氏综合症日,寓意着唐氏患者所具有的独特性21号染色体三体。在我国每750名新生儿中就有1个新生儿患有唐氏综合症,即唐氏宝宝。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心理健康协会每学年都会与南京乐平方公益携手陪伴这些世界上特殊的“星星”。这些“小星星”有的患有唐氏综合,有的患有脑瘫,有的则患有自闭症这些特殊的标签让他们与众不同,成为他们与正常生活之间的阻碍。我们仍希望这不会隔绝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所以,老师、家人和志愿者们和孩子们都在为之努力都期待去拥抱美好的生活。志愿者陪伴和学习的过程中走进他们的内心,丰富他们的生活,同时也发挥青年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社会责任。


二. 活动过程

20223月13日下午我院心协的志愿者们通过线上平台报名此次公益活动,在两位乐平方公益的老师和足球教练的带领下准备和孩子们一起上一节特殊的体育课,一对一地带着小朋友在场地中做热身、踢足球。上课的时候教练是非常严格的,但这并不是不喜欢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融入社会,避免未来出现不必要的生命危险。作为志愿者需要在孩子们的身后指引、鼓励和督促他们跟着教练一起做运动,在他们倦怠时舒缓他们的情绪。

 


当你看到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努力开口说话,当你见到患唐氏综合的孩子因为喜欢和你拥抱,当你看到最不服管教的患有脑瘫的孩子放下捂着耳朵的手和你主动交流,内心难免会有所感触,他们用一些看似笨拙的方式,努力地和志愿者们互动着。他们从一出生就背负上“特殊”的沉重标签,寻常生活成了可望不可及。他们的日常并不容易,付出的要比一个正常孩子多的多。

当他们以后离开了家庭独自在外的时候也许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社会中,人们是容易带着偏见的,希望世界有更多的人能了解他们、倾听他们、帮助他们,收起恶意,让大环境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他们并不是怪人,只是生了病而已,他们的内心更纯粹,更闪闪发光

 

.活动总结

艺术院心理健康协会南京乐平方的公益活动是周期性的,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大家一起参与这些特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这特殊的群体有了接触和更多的了解的同时,也充分培养和发挥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又是何等幸运的事。


.志愿者有话说

经过此次的活动,不仅是孩子们得到了志愿者们的爱和帮助,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也从中收获了不少,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吧

 

刘佳旭:一开始接触这个特殊的孩子的时候,我确实是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他看起来才是最不乖的那个,我们的沟通并不顺畅,这位小朋友也一直说着要回家,但是接触了一会之后,我能听的清他说得一些话,到后面甚至可以聊起天来了。看着教室里的这些孩子,会让人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几位老师和他们的家人和他们一起努力和这种“特殊”作斗争,他们没有别的奢望,只是想尽力地和正常人那样生活,这或许就已经会耗尽全力了。最后的感触就是,我们自己,即使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健康地生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希望这些小朋友一切顺利,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占秭瑞:我带的这个小宝宝患有自闭症,一开始的时候他一直在自言自语,虽然老师说让我们不要试图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还是不可避免的想去倾听他。谁承想还真给我听懂了,但是听到了他说的我还真是哭笑不得,他念念叨叨着之前网上很流行的话:窝窝头一块钱四个。我吃惊的问他,你从哪里学到的?他说哔哩哔哩。接着我们就聊起来了。整个聊天过程中我发现其实他非常聪明,在老师的教学里他也是表现最好的。其实除了他们比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以外,我想,我们也没什么不同。


杨淑娅:每一次去志愿者活动都会有些感触,这次志愿者活动让我对唐宝宝和心里障碍患者有了深刻的了解。因为他们有时候很难学会在普通人眼里简单的事情,所以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良好的态度,只要耐心的多教几遍,他们可以很好的完成。在与他们的相处中,让我感到他们的世界特别纯粹,令人动容。公益的心不是在当志愿者的那一时刻发出的,而是潜移默化在影响我们,是一种培样公益性与爱心的一种途径。

 

 

审核:王      摄影:姚玉琪  排版:刘佳旭  撰稿:刘佳旭 占秭瑞 杨淑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