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后进行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论坛环节,袁靖宇立足乡村振兴,从艺术类和设计类研究生培养的角度,就做好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培养、探索设计学教育创新型设计人才培育进行交流。他表示,设计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要立足自身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宏观战略,也要注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施乡村实践教学,加强产学研合作,希望南林大设计学科更加依托专业优势,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赵茂程分享了学校多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三重维度,一是聚焦绿色设计、实现教学科研整体发展;二是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创新设计协同优势;三是立足长三角和江苏省区域发展、凸显科研成效。他表示,南林大一直以来以实际行动贡献南林智慧、践行南林担当,希望学校设计学科立足乡村社会现实、立足乡村环境提升、立足乡村原有特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宋协伟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针对环境问题而专门设置的生态危机专业,他表示,生态危机设计是时代背景下以自然和生命为本的新兴设计学科,面对当下环境危机和科技变革的语境,“生态·危机·设计”研究方向应运而生,并立足中国设计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指出我校应依托自身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方向,将设计学科做大做强。
相西如分享了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总结。她指出,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的历史名称叫做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其本体与乡村存在历史渊源与紧密联系,近年来,集团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及江苏省“富强美高”建设新需求,在乡村振兴领域深耕挖掘,作出了重要贡献。相西如寄语设计学学子勇挑重担,聚焦国家需求,深度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孙守迁表示,当今的设计教育越来越需要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设计人才应该强调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设计实践,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他指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南林大专注生态设计和绿色设计,其学科优势和发展方向与当前的国家战略相互吻合,是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
祝遵凌分享了我校设计学学科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学科根植大林业,带有明显的林科特色,在农林院校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他指出,学科后续发展要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要做好多学科交叉融合,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在农林产业链设计、乡村振兴设计,尤其是生态设计方面发挥我校的特长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