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新的一年开启之际,我校“交叉与整合”国家一流专业设计基础教学研讨会暨江苏省高等高等学校重点教材《造型基础》建设推进会于1月4日下午在图书馆8B111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我院和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我校乡村振兴创意设计研究院协办。我院院长祝遵凌教授主持会议。

会场

祝遵凌主持会议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琴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原院长、校实验中心主任邬烈炎教授,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方立松,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张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玉龙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梁家年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程万里教授,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黄海波教授,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郑静教授,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莫军华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健教授,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许蚌教授,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余洋教授,江苏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曹晋教授,拟出版教材《造型基础》江苏美术出版社编辑唐凡,以及我院副院长杨杰、李永昌,系主任和教授、教师代表等。
会上,张晓琴和方立松分别致辞。邬烈炎做题为《设计基础课程的实验与建构》的主旨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琴研究员致辞
张晓琴在致辞中指出,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她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凸显了教材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教材建设是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和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扎实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她说,近年来,随着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与改革成为我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以“四新”建设为抓手,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学校制定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专业建设中的教材建设思路与目标,其中就有加强省级以上重点和规划教材建设。
张晓琴强调,设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积极打造能够彰显中国特色、充分反映和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伟大实践,能够培根铸魂与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紧密结合学校特色与优势,贯彻落实“政产学研、绿色生态、科艺融合、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切实加强教材编写修订指导,从源头上提高教材质量,先后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省部级重点及优秀教材5部。《造型基础》就是一本江苏省立项建设的高等学校重点教材。该教材针对设计学类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为根本目标,大胆提出教学改革思路,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建立艺术感觉与科学思考并举的创新模式,培养大学生整合创新的跨界思维与综合能力素养。
接下来的研讨环节由杨杰主持,来自江苏省内各高校设计学科的专家学者们聚焦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教材建设,围绕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一流设计人才,如何重新建构支撑新型学科发展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如何整合创新出适应新时代设计学科急需的国家一流专业设计基础教材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大家针对国家一流专业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提出了真知灼见,尤其是针对我院汪瑞霞教授立项主编的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造型基础》提出了下一步具体的修改建议。

与会专家合影
本次研讨会汇集众多兄弟院校和社会力量,紧贴时代关切,解答时代命题,展现时代担当,对更加扎实地推进设计基础教学的建设和发展,重新建构支撑新型学科发展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做出积极回应。
(撰稿:耿钧 陈玮 摄影:8231311398曹越 审核:祝遵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