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动态
我院在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中获得佳绩

录入:曹利芳  2025-01-09  点击:

1月6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承办的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电视决赛在南京举行。我院研究生杜凌轩、陆毅、吕雨函创作的作品《往复新轨:工业遗址修复理念下哈尔滨东江桥景观再造计划》获得优秀作品一等奖,成功晋级电视决赛。凭借卓越的创意设计和精彩的现场展示,从全国进入决赛的8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学生组银奖。我校作为挺进决赛的江苏省高校唯一代表,获得组织促进奖。

此次电视决赛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副厅长金文,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陆峰,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左健伟、副主任桑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理事长、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文和总经理梅耀林,省文投集团副总经理吴麟童出席了本次电视决赛现场活动。

本届大赛以“特色公共空间 多彩品质生活”为主题,共吸引了8个国家的277所院校、315家设计机构以及6914人次踊跃参与,总计征集到1501项优秀设计作品,其中,学生组作品高达933项。决赛活动由我苏网等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全网累计观看量347.72万人次

学生组赛道由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构共8个团队参加电视决赛,角逐“紫金奖”金、银、铜奖。电视决赛主评审团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韩冬青教授领衔,知名教授、行业专家组成。大赛同时邀请行业评委、媒体评委、合作赛道评委、设计机构评委、设计基地评委和大众评委共同参与评审。

本次参赛指导教师我院汤箬梅老师介绍,参赛作品《往复新轨:工业遗址修复理念下哈尔滨东江桥景观再造计划》围绕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以“修复、联结、共生”为设计理念,深挖历史遗存价值,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设计通过保留工业遗址的历史韵味,并注入现代功能,构建了集展览展示、文创市集、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多层次公共空间,完美契合大赛主题。作品不仅注重历史的保护与延续,更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和多样化的空间功能策划,让工业遗址焕发新生,赋予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在比赛评选过程中,评委一致认为,通过展览空间、智慧设施、生态步道和观景平台等多维度设计,项目成功连接历史与未来,焕发空间活力。该作品在创意性与实用性之间达到了绝佳平衡,是特色公共空间设计的优秀范例。

近年来,我院注重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致力于通过系统化的教育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实践基地的建立以及设计竞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此次我院研究生团队获得银奖,再次证明了学院在培养高水平设计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深厚积淀,展现了学院在设计创新领域不断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

团队作品:《往复新轨:工业遗址修复理念下哈尔滨东江桥景观再造计划》

作者:杜凌轩、陆毅、吕雨函

指导老师:汤箬梅、叶洁楠

江苏新闻采访


(撰稿:杜凌轩  摄影:大赛组委会)